抗战时期,山东沂水县城为鲁中区域的中心城市,日伪对鲁中抗日根据地进行“扫荡”的指挥机关就设在这儿。敌人在这一战略要地构筑工事,加固城防,建筑机场,以重兵据守。
1944年夏,跟着抗日战争的节节胜利,遵循山东军区指示,八路军鲁中军区决议会集4个主力团、军区间谍营及当地抗日装备和民兵一部,于1944年8月15日晚建议沂水战争,一举光复沂水县城。详细布置是:以两个团进攻沂水县城;1个团进犯南关,1个团和军区间谍营、当地抗日装备一部进犯外围据点。战前,鲁中军区侦察员使用黑夜抵达郊外,摸清了敌人的军力装备状况——沂水县城有3米高的稳固围墙,城墙外有宽5米、深3米、积水1米多深的壕沟,壕沟外布满着鹿寨和铁丝网;县城内驻有伪军8个中队共1000多人;城南关驻有日军1个分队,散布于东南角、正东、东北角、西北角、西南角和中心6个大碉堡内。针对敌人的布置,鲁中军区辅导部队进行了充沛的安排预备、物资预备和攻坚练习。
8月15日夜,八路军参战各部队隐秘进入预订方位。22时战争打响,攻城部队对城门、城墙、火力点施行接连爆炸,云梯组敏捷架起云梯,突击队爬墙强攻。激战不到30分钟,突击队相继打破北门、东门、西门,与敌人打开巷战。16日上午,八路军使用伪军家族和俘虏打开政治攻势,迫使数百被围住的伪军缴械投降。战至16日下午2时,被八路军压缩到城西南角小围子内的伪军残部被歼,伪县长也被活捉。与此一起,沂水县城周围各据点也被八路军悉数霸占。
15日夜,进犯南关的鲁中军区部队,对南关敌人据点施行接连爆炸,接连摧毁东南、西南两个碉堡。日军不支,退守于东北、西北、东和中心4个碉堡,向外很多施放毒气,垂死挣扎。16日黎明,鲁中军区部队再次施行爆炸,又摧毁了东碉堡,全歼守敌。东北碉堡的敌人弹药耗尽,只得悄然跑出碉堡,回中心碉堡取弹药。八路军发现后,悄然摸进碉堡。不久,东北碉堡的敌人带着弹药回来,遭到八路军迎头痛击,登时死伤多半,只要3个敌人幸运逃回中心碉堡。
16日上午,莒县日伪军乘8辆轿车赶来声援,途中被鲁中军区事前布置的阻击部队打得丢盔卸甲,难堪回窜;蒙阴日伪军一部也赶来救援,行至坦埠邻近,也被打援部队埋伏,大北而归。
16日晚,八路军将日军中心碉堡和西北碉堡切割,并决议于深夜先攻取西北碉堡。战争打响后,兵士们短兵相接,近距离爆炸,于午夜前拿下了西北碉堡。午夜后,八路军对敌人中心碉堡建议强攻。中心碉堡守敌张狂向外射击,并再次施放毒气。八路军指战员耐性等候毒气散失,持续向中心碉堡建议进犯,但两次爆炸均未见效。经指挥员调查,本来敌人中心碉堡建在一个由巨石建筑的基座上,基座有1米多高,前两次爆炸,炸药包都放在基座上,没能炸到碉堡围墙。八路军爆炸组当即调整战术,把50公斤的炸药包捆在带叉的长竿上施行第三次爆炸。跟着一声巨响,中心碉堡墙面被完全炸塌,守敌被悉数击毙。
17日6时,战争完毕。鲁中军区首长一面指挥打扫战场,一面会集部队于南关日军碉堡群,总结攻坚经历;一起发动周边大众万余人撤除了沂水县城的城墙、炮楼,填平外壕。
为夺回沂水县城这一战略要地,日军会集千余人和大批伪军,蜂拥向沂水县城扑来。鲁中军区部队在打扫战场后,当即撤出郊外待机歼敌。19日,声援敌人进城,见城内敌人已遭全歼,城墙也被撤除,登时手足无措。20日,八路军忽然向敌人建议进攻,敌人连遭冲击,不得不向莒县逃走。从此,被日伪军占据6年之久的沂水城回到公民手中。
此次战争,八路军鲁中军区部队共毙伤日军31人、伪军219人,生俘日军20人、伪军820人,不只稳固了鲁中山区抗日根据地,更使鲁中、沿海两个抗日根据地连成一片。